|
我国汽车销量实现了V字型翻转 新能源汽车销量稳步上升经历了年初由疫情造成的产销暴跌,我国汽车销量实现了V字型翻转,特别是新能源汽车销量稳步上升的表现尤为亮眼。在这背后,伴随着动力电池行业的优胜劣汰、竞争加剧。2020年的中国动力电池行业,从年初比亚迪和宁德时代的“唇枪舌战”开始,好戏不断。主机厂忙着通过各种方式掌握对电池的主动权,动力电池企业在提升自身的同时,也不忘全球布局……年尾将至,动力电池行业战事才行至中场,在市场、技术、资本、海外布局等方面的竞争还将继续。 外资进场格局生变 自主品牌受认可 2020年我国的动力电池行业,最直观的变化体现在装机量排名上,外资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绝对因素。回望2019年,动力电池装机量排名前十位分别为宁德时代、比亚迪、国轩高科、力神、亿纬锂能、中航锂电、时代上汽、孚能科技、比克电池和欣旺达。自2020年开始,日韩等外资动力电池企业开始进场,国内动力电池竞争格局较之前已经发生显著变化。有行业人士更是用“国内竞争国际化、国际竞争国内化”来形容这种局面。 外资来势汹汹,行业洗牌加速,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,无论头部企业还是二三线电池企业都面临着更大的竞争压力和挑战。根据最新的动力电池装机量排名,1—11月的装机量排名为宁德时代、比亚迪、LG化学、中航锂电、合肥国轩、松下、亿纬锂能、力神电池、孚能科技和瑞浦能源。值得注意的是,排名前十的企业所占市场份额已经达到了92.3%。这也就意味着,剩下59家的企业要抢占7.7%的市场份额,二三线电池企业的市场空间进一步被挤压。在这种情况下,有的赴科创板上市寻求外部资金输血支撑,有的则开始进行转型谋求新出路。 值得注意的是,跨国车企逐步加快电动化步伐的背后,是我国动力电池供应商越来越受到认可:特斯拉与宁德时代签订合作协议、亿纬锂能获宝马定点供货、万向一二三拿下大众汽车百亿元订单……面对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大爆发,中国动力电池企业也正在加快“走出去”,在市场、技术、资本、品牌等领域全面参与全球化运作。 |